4月17日,在宁波梅山口岸中信港通新能源汽车专用装箱堆场,宁波效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对1000余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行装箱绑扎固定,这批汽车在完成海关监管验放后,将远航运往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
今年第一季度,宁波口岸迎来“开门红”,实现进出口额5769.5亿元,同比增长2.7%。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背后,是宁波海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围绕推动海关更好发挥守国门、促发展职能作用,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转化为助推宁波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海关“重要窗口”。
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停放在中信港通汽车堆场内等待装运出口
消除宁波制造业企业通关难点堵点,助力高水平企业“走出去”,是新形势下宁波海关急需解决的另一难题。新能源汽车作为外贸“新三样”产品之一,近年来出口量“井喷”,对口岸通关效率提出了新要求。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聚焦传统滚装船航线较少、物流速度慢等困境,深入调研、反复推敲,创新实施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一站式”监管模式。梅山码头日装车能力从以往的每天180辆,提升至每天1000辆以上,整体通关时间平均缩短2至3天,每箱节省作业成本约1000元,该案例获评首批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
利用梅山港“整车进口”的物流、港口、产业优势,宁波海关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扩大中东欧商品进口”重要指示、服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中积极贡献海关力量。以捷克、波兰、斯洛伐克等国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有着较成熟的汽车工业基础,而宁波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双方汽车产业有较强互补性。了解到宁波企业自中东欧进口汽车的需求,宁波海关主动服务,实地调研汽车进口企业,并在“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应用上梳理、发布汽车进口全流程指南。今年第一季度,宁波市自中东欧国家进口汽车货值14.1亿元,占自中东欧进口总额的43.2%。
梅山海关关员对集装箱出口的新能源汽车进行现场监管
宁波海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嘱托,大力实施“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离港确认”等便利作业模式,推进协同增效。2023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第三个年集装箱量超过“3500万箱”的港口,全球枢纽港的地位进一步彰显。
胸怀“国之大者”,宁波海关坚持从“小切口”破题、推动精准解题。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查验、装箱等关键问题节点,将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并首批试点创新的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应用到跨境电商前置仓,推动口岸贸易通关便利。“在该新模式下,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无需进港查验,既满足了货物装船准时、装箱精准的要求,又保证了海关监管到位,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注入活力。”梅山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副科长洪子叶说。
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实施“智关强国”行动是海关把安全屏障筑牢在国门一线的关键所在,也是海关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海关“重要窗口”的主攻方向。宁波海关统筹谋划智慧海关建设方案,不断打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
为保障农产品快速“保鲜”出口,宁波海关全面推广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模式,分类制定“首次护航”“产季监管”“智能查检”等属地查检模式。2023年,宁波农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2.3亿元,同比增长7.7%。今年第一季度,宁波农产品出口额达69.9亿元,同比增长13.3%。宁波海关所属宁波保税区海关针对跨境电商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现状,开发上线“跨境商品组套销售系统”,2023年跨境商品组套销售成交金额26.01亿元,同比增长204%。
潮起东方,风正帆悬。下一步,宁波海关将对标对表“当好国门卫士”的高标准、严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聚焦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贡献“宁波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