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来,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从70后到90后的老中青三代人传承初心使命,坚持强化监管再改革,优化服务再创新,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大动脉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如果说千年前,漠上悠扬的驼铃,摇出东西方交流的序曲,支撑起丝绸之路的繁华。而在千年后,首列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火车站出发,满载货物,轰隆隆驶出国门,以星星之火带来外贸发展的燎原之势。
在护航中欧班列(重庆)畅通的海关人中,渝州海关监管科四级高级主办路建平是一位70后,在4000多个日夜里,他见证了在亚欧大陆纵横交错的铁轨上,奔腾不息的“钢铁血脉”一路汽笛嘹亮。
今年春节期间,当人们走近位于中欧班列(重庆)始发地的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内,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吊往复奔忙,集卡穿梭来往,尽管繁忙无比却是井然有序。
路建平正和同事们手持移动查验单兵设备,冒着严寒穿行在一个个集装箱之间,对进口货物开展查验。
虽是冬天,但不停地奔走让人身体发热,严实的口罩更增加了闷热感,不到一刻钟,路建平的后背已经湿透。
“货物堆得越高,监管更不能松懈。”在查验现场,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退役军人,路建平常和年轻同事们交流工作经验,“伪瞒报货物通常就藏在集装箱底部,倘若指令执行不到位,就容易有‘漏网之鱼’。”年轻同事们也抓拍下路建平晚上9时多加班的身影,大家纷纷表扬他是模范党员,可是他却说,全科关员都累着,也都坚持着,咱不能掉链子。
2022年入冬后,重庆遭遇疫情防控考验。为了不影响班列通关,路建平第一时间主动返回岗位,义无反顾驻守在铁路口岸,全力保障中欧班列(重庆)“不暂停”“不减速”稳定开行。
落实当时的地方疫情防控要求,有的关员无法到岗,人手减少了,但工作量丝毫没有下降。白天,路建平穿行在一个个集装箱之间,查验放行企业急需货物;夜晚,还要加班处理政务工作,及时向其他居家同事传达工作要求。
在驻守口岸期间,路建平度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而连日连夜的工作令他积劳成疾,在咬紧牙关奋战大半个月后,最终病倒在了岗位上,被送往医院接受手术。“作为老党员、老军人,我比别人多工作一点是应该的。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为了班列的稳定运行,也是值得的。”路建平的话语,让去看望他的同事周柯深受感动。
周柯是护航中欧班列(重庆)的一位80后,伴随着这条钢铁长龙行稳致远,他也成长为渝州海关监管科科长。
“中欧班列(重庆)出口货物以拼箱为主,一个集装箱可以装载800至1000个纸箱。”周柯说,虽然现场配备有H986机检查验设备,但是遇到疑似夹藏夹带、伪报瞒报等情况,还是需要人工核查。
特别是夏天,登上查验平台,侧身进入集装箱,一股热浪夹杂着胶臭味扑面而来。40尺高柜集装箱,是一个长约12米、宽高各约2.5米的钢制长方体,经过一天暴晒的集装箱犹如“桑拿房”,即使有电扇送风,也让人觉得酷热难耐、呼吸紧促,关员进箱不到一分钟,便汗流浃背。
这丝毫没有干扰到周柯细心地寻找线索,他表示:“从堆放方式,甚至包装特点上都可以判断货物是否正常。”作为深耕一线10余年的关员,他不仅有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查验本领。2022年以来,在周柯带领下,监管科累计在中欧班列(重庆)货运渠道查发濒危物种制品案件1起、“问题地图”案件5起、涉嫌侵权货物20批次10万余件,有力筑牢国门安全防线。
渝州海关还有像路建平、周柯一样奋斗在铁路场站上的新“铁人”们。他们都用激情和速度护航中欧班列(重庆)稳步开行、快速奔跑,为重庆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山城注入对外开放的“新鲜血液”。
陶俊臣则是渝州海关一位90后四级主办,他回忆说:“5年前我刚工作时,铁路口岸发送运抵报告都是采用人工确认的模式,一份报告必须经过卡口值守人员、场所经营人、报关员,最后才能流转到海关手里,流程繁琐、费时费力。”为优化作业流程,减少企业重复操作,2020年,陶俊臣和同事们同企业和铁路部门无数次的对接,反复摸索“提前申报、自动运抵”改革。依托自动运抵系统,放行货物可直接吊装上班列,查验货物快速转运至查验平台,实现货物实时分流,减少集装箱在口岸的装卸费用和滞留成本,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而“提前申报、自动运抵”,只是这群新时代青年们守正创新,深化监管改革,提升中欧班列(重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缩影。为优化铁路口岸通关和物流作业流程、精简纸面单证提供支撑,陶俊臣和同事们常年扎根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在铁路口岸先后推广应用舱单管理铁路子系统、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
“能成为中欧班列的‘把关人’和‘守护者’,我非常自豪。”陶俊臣谈道,十年前,他的前辈亲手锁上关封,放行了第一趟中欧班列。
十余年来,像路建平、周柯、陶俊臣一样一代又一代的海关关员,传承“四铁”精神,发扬“火车头”党员先锋队作用,不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敢于推陈出新、善于继承创新,为护航中欧班列这条造福沿线人民的“幸福列车”贡献力量。
资料链接
中梁山麓,团结村旁,层峦巍巍,铁轨铮铮。这里是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中欧班列(重庆)的起点,也是重庆走向世界的国际物流通道枢纽。
十年前,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在这里放行了全国第一列中欧班列(重庆),播下了全国中欧班列发展的种子和希望。十余年来,重庆海关紧紧围绕这个国际贸易大通道深耕细作,持续提升中欧班列(重庆)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水平,在全国铁路口岸率先推出“提前申报、自动运抵”改革和率先实现铁路快通模式进出境双向贯通,依托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实现非侵入式查验作业,全面推行转关作业无纸化,上线舱单管理铁路子系统,实施预约通关、“免到场”查验便利化措施,推广中欧班列回程运费分摊政策,推动中欧班列(重庆)集结中心建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互联互通等一系列硬招实招,压时间、减单证、提效率、降成本,有力促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平均通关时长压缩95%以上,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中欧班列(重庆)稳步开行、快速奔跑,从最初仅1条线路到如今拥有稳定运行线路近40条,辐射国内59个铁路站点和29个港口,通达亚欧百余个城市。
企业谈
重庆铁路口岸是目前内陆最大的整车进口口岸,进口车市场呈现复苏的行情和势头,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2022年底,很多人抢在春节前订购了保时捷汽车。而保时捷汽车在销售时采用预售模式,即客户先下单,公司再进口、运输,对物流时效要求很高。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公司有80多辆保时捷汽车通过中欧班列运抵重庆。为了确保汽车快速通关交付,渝州海关关员们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密切关注物流状态,设立“绿色通道”,协调汽车主管部门、环保检测部门、汽车检测线等多家单位紧密配合,量身定制一体化通关服务保障方案,加班加点实现汽车随到随检、快检快放,保障了公司供应链稳定,更让我们享受到海关通关便利的实惠,过了一个暖心更开心的春节。
——上海东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负责人 李 峰
成渝地区是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具备打造世界级万亿汽车产业集群的坚实基础。去年10月14日,我公司首次以“铁路运输”方式申报“重庆造”新能源汽车搭乘中欧班列出口,也是重庆首次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运输出口汽车,为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安上了助推器。
重庆汽车加速出海,除了好政策“扶上马”,也离不开海关对稳定高效的物流供应链“送一程”。渝州海关多次召开关企座谈会宣讲相关政策,畅通“属地监管—转关运输—汽车出境”全链条业务流程,压缩通关时间至12分钟以内,发挥“中欧班列+汽车出口”叠加优势,让企业出口汽车节约8%-20%的综合成本,助推企业把“通道优势”转化为扩大汽车出口的“产业优势”。
——重庆兴欧报关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易明星
中欧班列(重庆)的起点——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