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智关强国”在行动 | 北仑海关科技赋能助力老码头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05-30 来源:学习强国

  北仑矿石码头伴随改革开放浪潮而生,是宁波舟山港由内河港、河口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座海港码头,也是全国首座1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现已成为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进口金属原材料的重要物流通道。

  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创新检验监管机制,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北仑矿石码头挖潜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中转枢纽的重要作用。

  新型无人机接棒传统“曹冲称象”

  “嗡……”伴随着强劲的蜂鸣声,一架无人机从刚靠泊的外轮甲板上腾空而起,稳稳悬停在船舷外海面上空,船艏水尺的高清影像实时传输到海关关员手中的中控平台。船方代表确认船艏水尺数据后,无人机随即飞往船舯、船艉测量点。仅用时十几分钟,船舶六面水尺全部测量完毕,数据当场录入宁波海关首创的进口大宗商品重量“智慧鉴定”系统,显示与报关数据相符,该轮卸货前重量鉴定工作顺利完成。

 

 

北仑海关关员运用无人机进行水尺鉴定

 

 

  水尺计重是通过计算船舶排水量来确定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量方法,最早见于“曹冲称象”典故,是当前航运大宗散货贸易中最常用的一种计重手段。常规水尺测量需要租用交通艇,遇到大风天气,小艇晃得厉害,直接目测误差大、耗时长、不安全。“有了无人机助力,水尺测量更快捷、精准、安全、环保。”船方代表连连称赞道。

  智慧化顺势监管打造“海江联运”高效物流链

  北仑矿石码头10万吨级接卸泊位上,传送带低沉轰鸣,正配合卸船机将外轮上的铁矿石接卸下船。传送带贯穿取制样站,自动化取样设施按预设程序定时、定量抓取铁矿石送入自动化制样设备,破碎、烘干、筛选、打包存放一系列制样动作一气呵成。与此同时,通道式放射性监测系统、高清摄像系统顺势对传送带上的铁矿石进行不间断放射性检测、夹杂物排查,检测结果实时回传至海关监管系统。

 

 

北仑矿石码头堆场

 

 

  受制于以往的技术水平,进口铁矿石要先卸至堆场接受海关查验,再通过内贸船运至内陆钢厂,物流链长,通关效率偏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较高。北仑海关深入调研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行业现状,以科技赋能为引领,将海关监管顺势嵌入企业物流链条,推行铁矿石固废排查、外来夹杂物识别、放射性检测、取制样、重量鉴定以及物流监管全流程智能化模式,做到取样、制样、监测排查和卸货互不干扰,实现严密顺势监管和口岸高效运转,将物流模式优化为“外贸船—内贸船”的“海江联运”模式。

  “海江联运”模式不仅使物流链更加简练高效,还节省了码头堆积场地空间,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实现码头、进口商、航运公司多方共赢。

  “无接触检疫”助力检疫提效通关提速

  北仑海关在风险研判基础上,运用智慧远程检疫系统对布控船舶开展“无接触检疫”,极大地缩短了检疫时间。该系统集成远程红外测温仪、远程音视频仪等现场终端和手持监控终端等智能化模块,海关关员通过监控终端,即可按照布控指令内容开展船员体温监测、医学巡查等工作。

 

 

北仑海关关员对入境船舶进行登临检疫和货物查验

 

 

  “海关‘无接触检疫’模式的应用,将每艘次外轮靠泊后等待接卸的时间节省半小时,尤其在夜间时段,能节省一小时以上。对于外轮排队靠泊的码头而言,海关‘无接触检疫’和‘锚地前置检疫’等多样化、智慧化检疫手段挖潜增产的效应实在是太突出了。”北仑矿石码头操作部经理吴世杰说。

  下一步,北仑海关将在“智关强国”行动上持续发力,为北仑矿石码头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