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一列满载冠捷公司彩色液晶显示板的“安智贸”专列从海沧铁路车站开出,驶向波兹南,这是中欧(厦门)班列累计开行的第1040列。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自贸区出发, 6年来中欧(厦门)班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厦门海关深化“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助力厦门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两链”协调发展的有力见证。
智慧海关绘制蓝图 促国际物流供应链发展
中欧(厦门)班列开行以来,运营线路已开通中欧、中亚、中俄班列线路,可达欧洲波兰波兹南,匈牙利布达佩斯,德国汉堡、杜伊斯堡,俄罗斯莫斯科及中亚地区阿拉木图、塔什干等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其具有的安全、运量大、受环境气候影响小及运价低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原本以海运或空运方式进出口的货物。以厦门至汉堡班列为例,该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开出,16天就能抵达目的地,运输时间比海运节省三分之二,成为中欧进出口贸易的新选择。
中欧(厦门)班列开行的6年历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2017年3月2日,“安智贸”全国首条铁路专线正式启动;2017年8月26日,首批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运抵厦门的进口货物搭乘中欧班列运往欧洲;2018年12月25日,首票过境集装箱货物搭乘班列出口, “海丝”与“陆丝”在厦门实现无缝对接;2017年9月26日,中欧(厦门)班列首列返程进境班列开行;2019年11月,海沧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正式启用,推动实现海、陆、空、铁不同运输方式间自由转换和多程运输……一项项具体措施在厦门海关的努力推动下得到落实,中欧(厦门)班列运行效率越来越高,跑出“加速度”。
智能边境创新监管 筑跨欧亚高速通道
中欧班列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辐射广。“速度提上来了,还要研究怎么帮助企业拓展班列货源货量!”6年来,厦门海关一直致力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智能边境的协同合作进一步丰富中欧(厦门)班列货物种类、创新运营新模式。
厦门周边城市、地区服装鞋帽、小商品等产业发达,近几年以跨境电商形式出口呈现井喷式发展。“一定要让跨境电商货物享受中欧班列红利!”厦门海关靠前站位,落实总署支持班列发展相关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新政的政策宣讲会,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与中铁集装箱、班列运营公司等部门和企业密切配合,尝试开展跨境电商B2B铁路出口。对试点电商货物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定制服务,指派专人对接和24小时全程跟踪,密切与沿途各地铁路协调联动。2021年3月20日,福建省跨境电商货物实现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厦门)出口,中欧(厦门)班列与跨境电商的叠加为福建省及周边地区的电商货物打通了一条新的铁路物流通道。
6年来,厦门海关持续发力拓展班列载货品类,先后实现市场采购货物、过境海铁联运货物、保税进口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进出口;加强与重庆、西安等班列枢纽站点城际间进出口班列货运合作,每月定期开行国际城际班列;保障开出福建省首趟生物医药制品专列,同时鼓励进口整车、农副产品等新兴业态选择中欧班列运输。
智享联通行稳致远 助国内国际双循环
今年4月21日,一列满载生物医药制品的中欧班列,由厦门海沧站发往德国杜伊斯堡,这是中欧(厦门)班列开出的首趟生物医药制品出口专列。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中欧班列已成为保障中欧贸易往来、畅通国际物资运输,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畅通的重要通道。中欧(厦门)班列冲破疫情阴霾,践行“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承诺,承接了大量由空运、海运转移的货源,载着医用设备及鞋帽服装等民生急需物资、生产原料驰援沿线国家,成为疫情期间强有力的物流替代,为全球战疫按下“快进键”。
去年冬季我国部分铁路出口口岸遭遇大雪封山,恶劣天气加上全球疫情持续发酵的双重影响,中欧(厦门)班列面临口岸停装、班列开行量减少的局面时,大量货柜积压在中转地车站。厦门海关主动协调中转地海关,集中为企业办理删单重报、更改离境口岸、转关放行等手续,保障积压货物得以顺利从霍尔果斯离境。今年5月,厦门建发轻工有限公司拟出口的一批休闲鞋受海运舱位紧张、运费涨价等原因影响无法通过海运出口,厦门海关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主动联系协调班列运营平台公司,确保货物改以班列出口,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6年来,中欧(厦门)班列——这条厦门标志的“钢铁长龙”在亚欧大陆纵横交错的铁轨上奔腾。厦门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推动实施 ‘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落实总署支持班列发展措施,助力中欧(厦门)班列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稳外贸中发挥重要作用。”(郑伯坚/文)
资料图片:厦门海关关员正在对即将出发的中欧厦门班列进行监管 郑伯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