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贸易便利化,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4-02-01 来源:阿拉甬关

  告别2023,迎来2024,回首去年,宁波海关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其中不乏亮点、不乏精彩。上一期,我们回顾了宁波海关助力中东欧合作取得的新成绩,本期,请看宁波海关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服务口岸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所取得的成效。

  2023年,根据海关总署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和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19项工作部署,宁波海关结合关区实际,推出20条便利化措施,以更大力度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口岸外贸发展。据宁波海关统计,2023年宁波口岸进出口2.4万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进出口6050.6亿元,较去同期年增长10.5%。

 

 

宁波海关开设“绿色通道”为企业快速办理出口通关业务 

 

 

 

  畅通口岸通关  便利货物进出

  宁波锦和食品有限公司是象山县农业龙头企业,主营水产品、畜禽副产品采购批发与生产加工。12月3日,海曙海关接到该公司电话求助,公司一批价值500多万元的出口冻煮鲣鱼肉,因船期提前需要在当天紧急通关放行。了解企业困难后,海曙海关立即组织安排党员先锋队,开展周末加班服务,当天对该批货物快速放行,帮企业避免了额外损失。

  2023年,宁波海关在关区业务现场持续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机制,为鲜活易腐、“船期临近”等进出口货物提供应急通关加班服务,同时充分发挥“直报点”作用,切实解决企业急、难问题。2023年以来,依托关区17个“基层直报点”和221个“企业直报点”,累计调研走访企业204家次,共解决、反馈涉及企业进出口通关、税收享惠、企业培育等多方面问题172个。

 

 

宁波海关关员正在对即将出口的新能源汽车进行监管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产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持续增长,但宁波口岸滚装船码头固定泊位紧缺、靠泊量小、配置舱位少,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出口效率。

  “为破解新能源汽车出口堵点、难点,宁波海关总结提炼‘三度工作法’,从机制保障、提升服务、优化模式三方面入手,全方位、全链条精准施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出口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能升级,支持宁波打造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区域出口集散地。”宁波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胡俊飞介绍。

  通过成立支持新能源产品出口工作专班和建立解决新能源产品出口问题的配合机制,宁波海关横向加强职能部门间“左右呼应”,根据新能源产品出口企业常见问题,整合形成企业需海关支持的通关、减免税、原产地、出境加工、技贸支持等6项事项清单,强化各职能部门联系配合;纵向加强职能部门和隶属海关“上下联动”,依托基层“问题直报点”和新能源汽车企业“问题直报点”,及时收集企业在申报通关、商品检验、税收享惠等方面的政策需求和企业最新动态,指导隶属海关积极落实“一企一策”,解决企业“急难愁盼”。2023年,宁波口岸出口新能源车101.7亿元、72079辆,同比分别增长66.7%、40.9%。

 

  聚焦口岸特色  扩大贸易规模

 

 

宁波海关关员在“贝加尔”轮开展货物查验监管工作

 

 

  近日,运载9.5万吨原油的“贝加尔”轮缓缓靠泊在算山码头1号泊位,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的两名关员已早早在码头等待,第一时间爬上舷梯开展船舶检查与货物查验。

  这批进口原油是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后,北仑口岸靠泊的第一艘进口原油船舶。进口原油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即进口原油收货人可委托采信机构实施检验,海关依照相关办法直接采信采信机构的检验结果,可节省海关登轮实施数重量鉴定时间,进一步提升原油通关效率。

  宁波舟山港是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和中转基地,为进一步发挥区位、港口优势,支持口岸大宗商品进口规模提能升级,宁波海关不断优化监管服务,持续推行“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便利措施,对进口低风险矿产品和原油实施“先放后检”便利化措施,依申请实施大宗散货重量鉴定,进一步扩大“品质检验依企业申请实施”商品范围,完善“一次登临”工作模式,持续提升能源、矿石等进口大宗商品通关效率。2023年,宁波海关监管进口煤炭和各类金属矿及矿砂贸易额约为423.8亿元,同比增长36.6%。

 

 

宁波海关关员在算山码头开展进口原油第三方采信政策宣贯工作

 

 

  此外,宁波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也愈发紧密,为便利中东欧国家优质商品通关,宁波海关持续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建设、上线并优化“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应用场景,截至2023年12月31日,网站累计访问量200.1万人次。2023年宁波市同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04.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进口133.8亿元,同比增长20%。

 

  支持新业态发展  助力外贸升级

  近日,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查验关员在跨境出口前置仓内对一批价值近8万元的液晶电视机支架进行了快速验放,放行后,这批货物将被运往美国。
  “近年来,贸易新业态碎片化、小额化、高频化趋势明显,跨境电商货物‘一票多箱’出口情况日益增多。在传统监管模式下,此类货物存在查验概率大、拼箱货物装运易受影响、重新拼箱难等突出问题。”宁波亚集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峰表示。

  为顺应贸易新业态发展,宁波海关积极响应企业诉求,支持设立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企业可在仓内完成货物报关、堆存、查验、装箱、放行等一站式通关流程,同时创新应用“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据试点企业测算,新模式可压缩出口物流作业时间1-2天、仓储物流成本35%。
  除了出口前置仓,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也是国内企业参与跨境出口的重要方式。为支持出口海外仓发展,宁波海关积极研究优化出口海外仓备案流程,配合地方政府鼓励中小微企业参与跨境电商,截至2023年12月底,已完成海外仓模式备案企业208家,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宁波海关关员验放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模式货物 

 

 

  跨境贸易便利化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宁波海关将在落实已出台各项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符合宁波口岸特色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