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原名落花生,别名地豆、番豆。花生不仅是重要的油脂原料,同时由于其富含植物固醇、白藜芦醇、抗氧化剂等植物活性化学物,经常食用也有抗老化、凝血止血、增强记忆等诸多好处。我国花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雷州半岛、黄淮河地区等。那么,花生是如何开启出口之旅的?本文将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出口花生的分类
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花生主要可分为去壳花生、未去壳花生、烘焙花生等多种类型。不同种类的花生对应不同的海关HS编码,但大多以1202、2008四位编码开头。具体细分编码需依据花生的加工工艺等因素进一步确定。
二、主要出口市场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花生出口量较大的国家(地区)主要有欧盟、俄罗斯以及中东地区部分国家。受当地消费、饮食习惯等影响,这些国家对花生有着较为广泛的市场需求。
三、花生出口通关流程
花生出口通关流程主要包含企业备案、出口申报前监管、出口申报及放行三个关键步骤。
(一)出口花生生产企业需向所在地海关申请出口食品企业备案。
办理流程:申请人可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https://www.singlewindow.cn/)或“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http://online.customs.gov.cn/),点击“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模块,填写《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申请表》,向住所地主管海关提出申请并上传材料;主管海关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核发《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备案通过后方可开展出口业务。
(二)出口申报前监管。
花生生产企业、出口商或者其代理人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录入产品出口申报信息,向产地或组货地海关提出出口申报前的检验检疫申请,并提供单证电子化信息,申明持有相关单证,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发票、装箱单等。
受理申请后,对于被系统布控现场查检和实验室检测的出口花生,海关对企业出口申报信息进行审核,结合现场查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经合格评定符合要求的,由海关出具证书,准予出口,生成电子底账数据。
出口花生经海关合格评定不符合要求的,由海关书面通知出口商或者其代理人。
相关出口花生可以进行技术处理的,经技术处理合格后方准出口;不能进行技术处理或者经技术处理仍不合格的,不准出口。
(三)出口申报及放行。
出口申报前监管合格的,企业依法规范申报出口。海关对出口花生在口岸实施查验,查验合格的,准予出口。
(四)后续监管。
海关对出口花生的生产和出口情况进行后续监管,确保持续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出口花生应当符合的检验检疫要求
(一)出口花生应符合以下检验检疫要求。
1.运输包装及标识应符合检验检疫依据要求;
2.不得携带申报货物以外的植物种子;
3.不得携带活的昆虫、螨、软体动物、杂草等有害生物、土壤及根、茎、叶、果等植物残体;
4.有毒有害物质检出量不得超过输入国或地区相关安全卫生标准的规定;
5.输出国或地区与中国签订有协定或议定书的,还须符合协定或议定书的有关要求。
(二)出口花生需要特别关注的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
花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我国的国家标准(GB 2761-2017)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有限量要求,最高限量为20μg/kg。
在花生出口的主要地区中,加拿大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一致,为15μg/kg;日本对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限量为10μg/kg;而欧盟在黄曲霉素的限量要求上更加严格细致,对于直接食用的花生,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总量的限量分别为2μg/kg和4μg/kg,食用前经加工处理的花生,两个数值分别为8μg/kg和15μg/kg。
除黄曲霉毒素外,农药残留也是各国官方对花生产品关注的重要指标,其中对我国出口花生影响最大的是矮壮素和毒死蜱。日本分别于2019年8月和2022年5月对花生中矮壮素和毒死蜱实施“一律基准”(0.01mg/kg)的残留限量;欧盟目前对这两种农药残留的最高限量要求也为0.01mg/kg。
热点推送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