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海港广州南沙港,一艘艘国际货轮有序靠泊、离泊。进口货物到港后,依托“智慧堆场”模式,海关全程掌握进口货物的物流动态,关键物流节点异常实现自动预警,有效提升通关效率。
近年来,广州海关认真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三智”理念,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从监管和服务场景入手加快推进智慧海关项目群建设,重点聚焦智慧海港、智慧空港等重点领域和项目,加强上下纵向联动、左右横向联通、内外双向联合,谋划一批特色项目,加快推动海关监管作业的穿透式管理、印证式监督、嵌入式监管,实现科技化精准防控、口岸便利化通关。2023年,广州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量7409.3万吨,较上年增长15.4%。
风险更可控
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
为支持南沙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快速便捷流动,广州海关结合南沙港大型海港物流运输多主体参与和多业务形态等特点,积极探索推进以物流数字化、操作无纸化为基本特征的“智慧海港”建设,创新“智慧堆场”等智能化改革场景,最大程度防范物流管理风险,提升关港企联动效率。
国际货轮有序靠泊南沙港后,依托“智慧堆场”模式,关员实时掌握进口集装箱运行轨迹,相关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分别卸入外贸堆存区域、危险品堆存区域、专用拆箱作业区域,码头作业和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智慧堆场”模式是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联合码头经营单位,针对进出口货物推出的物流创新改革。该模式下,依托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对南沙港区船舶作业与集装箱物流动态跟踪,快速查询与集成展示相关物流信息。今年前2个月,广州海关监管进出口集装箱114.4万标箱,同比增长21.5%。
通关更便捷
3月17日,在位于广州白云机场口岸的广州市康侨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内,报关员谭炎薇收到了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送的货物运抵消息。在通过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仔细核对提前出口空运联程报关单中货物的重量、件数后,谭炎薇轻点“申报”键,顺利在线上办结所有报关手续。随后,一票货值约6000美元的纽扣等出口联程转关货物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启运,转关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再发往巴基斯坦。
“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线之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转关货物入仓情况,同时主动对接货代公司交接纸质托运书,再返回公司报关,申报结束后再去货站录入转关运抵报告,整个流程下来需要2个多小时。”广州市康侨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报关经理黄博文表示,如今申报、放行和交单等环节在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即可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20分钟内即可办结通关手续。
为服务推动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州海关全力支持“智慧空港”建设,立足信息联通提速,持续推动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结合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推动实现12360热线手机端“指尖服务”、移动远程监管、预约通关等海关业务的集成应用。自2022年12月试点以来截至2024年2月底,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累计为超8.6万家企业提供服务,传输空运舱单684.4万条,传输车辆业务报文超507万条。
监管更智能
“新鲜水果易腐烂,对通关时效要求较高。”深圳欧恒进出口有限公司关务总监刘娟说,“南沙海关在原本生鲜、冷鲜货物优先通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智慧监管’,实现通关再提速,货物随到随检,有效保障冷链生鲜产品的‘鲜’味。今年以来,我们代理进口榴莲同比增长约七成。”
为保障进口生鲜食品质量安全,广州海关以“智慧审证”应用为抓手,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智能识别比对分析,加强对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智能辅助审核、交叉验证和风险分析。探索应用“智慧审证”后,平均每票报关单的单证审核作业时间压缩80%以上。
在广东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广州海关所属广州邮局海关现场关员通过智慧监控系统,对在场车辆、邮件进行无盲区全程监控,并及时关注邮件处置效率。2023年以来,广州海关在邮递物品监管领域探索开展“1+2+N”智慧海关建设,按照全国海关邮递物品监管改革方案要求,细化各作业区域,优化调整邮件监管作业流程,打造规范、集约、高效的邮递物品监管作业场地。
目前,广州海关“智慧查验”模块已在智慧邮件监管场景投入实践应用,并通过积极探索开发邮递物品退运邮件监管信息化系统、探索开展“智慧风控”建设等,推动海关监管更严密、邮件通关更便捷、业务风险更可控。今年前2个月,广州海关监管进出境邮件约343.9万件,其中监管进境邮件约68万件。
下一步,广州海关将持续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深度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坚决守护国门安全,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