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科技助跑“长安号”——西安海关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06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开年以来,西安国际港站格外繁忙。每天,从这里出发和抵达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有10余列,联通20多个国内城市和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668列,同比增长23.5%;运送货物总重52.6万吨,同比增长31.8%。

  一列列奔驰在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为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为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西安海关以智慧海关为抓手,打造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在全国铁路口岸率先实现海关、铁路、场站数据联通共享,不断促进中欧班列通关高效化、监管智能化、贸易便利化。

  搭建数据链条

  “以前我们进出口货物如需到铁路中心站提货,业务员要先到海关办理签字盖章手续,再去中心站递交手续,不慎打错箱号又得重来一回。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上线后,可以实时刷新集装箱验放状态,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陕西华龙报关公司负责人王媛说。

  为解决海关、铁路、平台公司各个系统信息不互通、报文标准不统一,查询数据需要分别登录不同系统并且数据验核比对均需人工判定等问题,西安海关所属西安车站海关主动对接港务区管委会、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班列运营平台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现场调研,沟通设计功能模块,协调解决堵点问题,将海关实货放行信息与监管作业场所经营单位的作业系统进行对接,成功上线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该系统以作业链条化为支撑,用统一平台汇聚来自多方的班列、舱位、货物进出场和视频数据,通过电子化让各方面数据畅通、无缝衔接,自动计算判定并推送实货状态信息,实现一套系统展示控制所有信息,成功做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有效提升报关效率,降低作业风险。

  “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打通了铁路与海关之间的信息壁垒,完成海关查验的进出口货物可以直接装箱、发运,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场站作业效率。”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负责人刘皓说。

  提升作业效能 

  “中心站堆场面积大、箱子多,以往在查验前要到中心站查询集装箱的具体位置。现在,在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中输入箱号就可以清楚看到箱位。”西安车站海关监管科副科长常铖说。 

  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以监管集成化为依托,解决了以往集装箱分布在铁路中心场站的各个区域,无法准确定位和查验效率低的问题。该系统将监管场所电子网格化,精确定位每个集装箱位置,并随时查看集装箱对应的货物信息、状态以及对应摄像头的视频信息,将企业接收放行和查验通知的时间由几小时降低为几秒钟,提升监管场地空间利用率和物流作业效率,集装箱“7×24小时”无间断验放。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判定方式取代人工每天处理各类单证240票左右,验放集装箱约400个,减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并随时可以查询历史数据,有效降低监管风险,真正实现“一网感知全局,一键指挥到位,一屏展现成效”的海关监管可视化、精准化、智能化。 

  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上线以来,已自动验放集装箱40.1万个,自动核销转关单31.1万票。 

  实现监管联动 

  西安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每天有数百辆集装箱卡车往返于两个地点装卸货物,在途监管成了摆在西安车站海关面前的问题。 

  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以数据协同化为牵引,解决了制约港区联动、卡口联动方面的短板弱项,通过安装电子关锁实现在途监管信息化、智慧化,降低监管风险和成本,提高货物流转效率。 

  西安车站海关关长陈晓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升级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二期建设,着力扩展跨境电商、出口集结、整车进出口、空铁联运等业务模式,实现铁路中心站、企业和海关智慧监管联动,场站信息、海关信息和班列信息的全程、实时可视化展示,为企业实时提供公开透明物流节点展示,为政府分析决策提供全程、全面的数据支撑。” 

  西安海关副关长应小莉表示,西安海关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紧紧围绕海关“12个必”重点工作,以智慧海关为抓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为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