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义乌外贸进出口总值首破五千亿元

发布时间:2024-01-19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不沿边、不靠海的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这里汇集了210多万种商品,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近年来,义乌线上线下融合、进口出口互动全面推进,内外贸网商密度分列全国第一、第二。

  2023年前11个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5221.2亿元,同比增长18.1%。这是义乌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改革提供的发展动能,海关总署在义乌试运行的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新模式正是其中之一。

  小商品出口有着小批量、多品类、高频次的特点,为降低运费,外贸企业往往采用拼箱方式出运。传统出口模式下,需要将货物以集装箱为单元运至海关指定区域接受监管,集装箱内拼箱的报关货物越多,被抽中海关查验的概率也就越高,其中一票报关货物查验异常往往影响整个集装箱货物正常通关。随之而来的还有查验时掏箱找货难、查验后货物还原装箱难等问题。 

  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创新是海关回应企业诉求、顺应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惠企措施。义乌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张涛介绍,为解决传统模式下出口拼箱货物装运易受影响、重新拼箱难等问题,海关总署创新提出对出口拼箱货物实施“先查验后装运”监管。该监管模式允许散货进入海关监管下的拼箱仓库,在库内完成理货、组货拼箱、报关,并将查验环节前置,在完成海关监管后再装箱,进一步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为小商品、跨境电商出口带来便利。 

  浙江盈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跨境电商的国际物流公司,为国内跨境卖家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近年来业务增长迅猛。该公司负责人程科源表示:“海关推出的这项措施很好地解决了以往跨境电商货物拼箱出口中的诸多问题,节省了掏箱、亏舱等费用,降低了延误船期导致赔付的风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义乌海关作为首批“先查验后装运”改革试点海关,在推动改革落地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程做好业务指导,强化通关服务保障。同时,该关围绕监管新模式优化多次开展座谈调研,及时收集解决运行中发现的各种情况、各类问题,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完善系统功能。 

  不久前,义乌铁路口岸集拼仓货物顺利打通宁波舟山港全域水运口岸出境通道,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集拼业态提供有力支持。该项改革自投入运行以来,义乌海关累计监管集拼仓出口货物3971批,货值1.45亿元。 

  接下来,义乌海关将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持续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大力推动发展,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十地百团助千企”等活动主动对接企业,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外贸发展动力,助力义乌的小商品大市场再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