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六月已然进入初夏,潮湿闷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出汗,此刻椰子水、椰汁等各类饮料就成为了清凉祛暑的上佳选择。从椰子、椰子水,到椰汁、椰浆,再到生椰拿铁、椰壳纤维,椰子全身都是宝,那么你知道这些椰子制品的海关归类吗?
1.椰子
椰子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亚洲、东南部地区,截至2021年,世界上约有93个国家及地区种植椰子,其中菲律宾是椰子产量最多的国家。在中国,椰子主要产于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
夏日的鲜椰子是大自然馈赠的清凉珍宝,无论是沙滩上插着吸管痛饮,还是冰镇后当作甜品挖食,那饱满的汁水和柔润的口感,总能让人想起摇曳的椰林与湛蓝的夏天——每一口都是热带风味的液态诗篇。
“鲜椰子”属于品目08.01明确列明的商品,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六,应按未去内壳椰子归入0801.1200。
2.鲜椰子水
一到夏天,超市就摆满了青褐色的鲜椰子,轻轻劈开那外壳,清透的椰子水便泛着微光荡漾起来,插上吸管猛吸一口——冰凉沁甜的汁水裹着淡淡的奶香冲刷过喉咙,仿佛把整片椰林的海风都灌进了身体。没有人工添加的甜腻,只有热带阳光自然酝酿的甘冽,越喝越能尝出层次分明的草木清甜,像舌尖在跳一支轻盈的岛屿芭蕾,瞬间冲刷掉燥热的疲惫。除了口感上的美味,椰汁还含有丰富的钾、镁等矿物质,其成分与细胞内液相似,可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达到利尿消肿之效。
“鲜椰子水”属于品目20.09的条文及注释明确列明的商品,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六,应按其他未混合的水果汁归入2009.8919。
3.椰浆
椰子内部附于果壳上的白色果肉(即椰肉)经压榨、过滤、均质、灭菌等工艺制作而成的白色不透明浓稠液体即为椰浆。为使椰浆不产生油水分离现象,可添加适量的稳定剂和乳化剂等;也可加入少量其他物质,但所加物质不得改变其基本特征。
椰浆不可直接饮用,多用于烹饪,是东南亚、南亚及热带地区烹饪的核心食材,常用在咖喱(如泰式绿咖喱)、汤品(如马来西亚叻沙)、甜品(如椰浆糯米饭)及饮品(如椰奶拿铁),也可用于各类烘焙糕点、甜品饮料的制作。
“椰浆”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均已超出第8章的商品范围,也不符合品目20.08、20.09的要求,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六,应按椰子汁归入2106.9040。
4.椰汁饮料
将椰浆加水、甜味剂等其他物质后即可成为大家喜爱的椰汁饮料,椰树牌椰子汁就是中国椰饮的经典。以椰树牌椰子汁为例,30多年来坚持鲜椰榨取,保留纯正椰香,口感浓郁顺滑,甜度恰到好处,成为了一代人的味觉记忆。无论是冰镇直饮还是搭配美食,都能带来清爽享受。
“椰汁饮料”不属于品目20.08、20.09的商品,且已具有明显的饮料特征,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六,应按其他包装无酒精饮料归入2202.9900。
5.生椰拿铁
生椰拿铁是近年来国内咖啡市场爆红的创意饮品,将椰浆或椰乳与浓缩咖啡融合,打造出浓郁丝滑又清爽的独特风味。这款饮品最初由瑞幸咖啡在2021年推出后迅速走红,凭借“椰香+咖啡”的黄金搭配,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爆款”,甚至一度引发全国范围内的抢购热潮。
生椰拿铁的魅力在于其平衡的口感——椰乳的天然清甜中和了咖啡的苦涩,同时保留了咖啡的醇香,乳糖不耐受者也能安心享用。其清爽不腻的特质尤其适合夏季,加上“植物基”“低负担”的健康标签,成功吸引了追求时尚与健康的新消费群体。
“生椰拿铁”的成分不符合品目21.01的要求,据归类总规则一、六,应按其他无酒精饮料归入税则号列2202.9900。
6.椰壳纤维
椰子浑身是宝,可不要以为它只能满足吃货的欲望,椰壳纤维这一种百分百可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就是从椰子外壳中提取的!
通过浸泡、捶打、梳理等工艺从椰壳中分离出坚韧的椰壳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盐碱、抗腐蚀和防潮特性,同时兼具良好的透气性和弹性,能够在潮湿环境中长期保持性能稳定。椰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园艺栽培基质、床垫填充物、防滑地毯、工业用绳索和刷具等产品,在农业、家居和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实现了椰子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又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椰壳纤维”属于品目53.05明确列名的商品,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六,应归入5305.0092。
热点推送
Hot News